汽车电动通风坐垫测评【0-3】:温度试验(改电动通风座椅)
有一部分人对通风坐垫可能有一些误解,以为有了通风坐垫就可以不开空调了。。。
正好,
为了以后实测阶段能找到合适的测试环境,
我决定趁着今天下午最热的时候,看看车里温度到底有多高。
今天(5月27日)下午气温还不算太变态。
才34℃。。。呃。。。

(到了7月8月,自燃会更热。。。)

此时是下午16点47分,哪怕楼房阴影处,墙面温度也高达49℃!
我已经预感到我悲剧的命运了。。。


上车一测,word哥!
肩背部85℃!

腰背部也有81℃(接近82℃了)。。。
不过神奇的是:臀部区的温度居然只有53℃。。。

可能是此时太阳已经西斜,直射主要是椅背。
坐垫在阴影里,温度低了很多。
然而依然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
隔壁副驾完全没有放坐垫,它的腰背部也达到84℃(接近85℃)。


坐垫区温度也达到57℃。
(大致比隔壁高3~4℃)
看来,之前的猜想是成立的。
暴晒环境下,
布制坐垫比皮质坐垫温度更低。
但是在绝对高温面前,
它俩的温度都不适宜人类生存!
散热试验开始
打开吹风,一分钟后。。。

背部温度下降到了67℃,
确实是个可喜的进步。
但是这是在开着车门的前提下的。
三分钟后,背垫腰区的温度下降到了56℃。

这个区域是试验坐垫的风机区。
显然吸风也可以降温。。。
然而背垫各区域温度下降并不是均衡。
稍微高一点点的地方,温度62℃。

边缘区,这些风道照顾不到的地方,温度则依然78℃

而坐垫区温度则下降很小。
哪怕开机最大风量3分钟,也还是49℃左右。
(只下降了4℃)
吹风5分钟时
坐垫温度依然是个咸鱼,49℃,等于下降了0.5℃。
而背垫区则出现了很多温区:
腰区基本维持不变,只有56℃(依然很烫♂啊!)
而颈背区和边缘区,
依然高达75和74℃。。。
(温度确实下降了,但是显然杯水车薪。)
此时我在外面炙烤了8分钟,就已经头疼了。
然而太阳突然间对我大发慈悲,刚一到17点,它就掉下去了(准确来说是:周围楼房阻挡了太阳直射)。。。
整车温度也跟着一下子全下降了。。。
旁边一个车,其布制车座,背部的温度只有46℃了。
而我的车座则也突然温度暴降。。。
副驾温度从85℃下降到了55℃。
因为测温仪无法实时精确地报告温度,
我也没法把功劳算在太阳身上——毕竟我开车门通风也进行了十几分钟。
然而,这温度等级依然是♂烤股♂煎蛋♂级别!
还有一点要注意:
这个坐垫是无人状态——风道可以全面舒展开。
如果人坐上去,很多气孔被阻挡,通风效果显然只会更差。。。
更要命的是,哪怕你是个纸片人,完全不挡气孔。
也要在坐垫上承受最高80℃、下降也要最低50℃、长达5分钟以上的♂炙尻♂。。。
总之,
通风坐垫的主要意义,
不在于制冷。
因为在绝对高温面前,
它的降温能力实在有限。
而是在于把【积汗】和【积热】排出去。。。
作为一种风冷散热器,
它的制冷能力受限于环境温度。
在夏季这种动辄40℃的暴晒环境,制冷效果真的十分有限。
一句话:
该开空调还是得开空调啊!
另外想起的一点:
人体虽然可以通过气流带走汗液的形式来降温,
通风坐垫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这种原理来让你“觉得凉快”。
但是人类这种东西,能力是真的有界限的啊!我之前尝试过一次全程坐垫风机最大功率,不开空调,然后半小时过去了,出现头疼干呕等不良反应。。。
总之,也还是那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