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方面相关的人才到底有多稀缺?(汽车行业最缺的人才是什么)
对于本土化人才的重视与培养,正让奔驰在中国的根扎得更深。 9月25日,2019年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职教助学计划”星愿奖/助学金、奖教金发放仪式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举行。这已经是奔驰连续第2学年为职校学生颁发奖/助学金,并向职校老师设立奖教金。 作为行业内率先开启职教助学项目的豪华汽车品牌,“职教助学计划”于2017年9月正式启动,由梅赛德斯-奔驰融合戴姆勒中国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平台和星愿基金公益平台的双平台优势,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通过设立“星愿奖/助学金”,旨在为心怀梦想、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提供技术、求学与就业的三重保障。 在“教育现代化2035”及政策的领导下,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今年还对“职教助学计划”的资助范围进行扩大,资助职业院校从16所增至18所,累计将资助学生300位优秀学生,同时增设星愿奖教金,向50位长期服务于戴姆勒中国职业教育项目的优秀教师致敬。 如今,除了技术、资金、需求……人才同样是汽车行业的稀缺资源。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市场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6-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从业人员缺口及人才缺口均呈现扩大态势。其中,从业人员需求缺口从2016年的170万人增至2018年的198万人;人才需求缺口从2016年的137万人扩大至2018年的158万人。 在技术领域,尤其是汽车行业中高级技术人才则更加稀缺。这也是奔驰近年来加强校企合作、助力产业转型的初衷之一。 截至目前,戴姆勒中国职业教育项目已累计培养了超过6000名优秀学员、150多位优秀教师。曾于2017年接受过资助的学员在毕业之后,有超过90%的毕业生选择进入戴姆勒合资生产工厂以及梅赛德斯-奔驰经销商公司工作。 除奔驰外,近年来,如奥迪、宝马、大众、吉利、东风等不少车企,也在中国各地开展了职教助学类公益项目,培养并向行业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 在关注教育领域之外,投身公益事业20载的奔驰在环保、驾驶安全、艺术体育、社会关爱等方面均有所延伸。包括发行全场景儿童安全科普系列图书、建设希望小学、参与灾后重建捐款、发起中国首个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项目等,在生态扶贫、文化扶贫、创益扶贫多领域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媒体统计,截至今年8月,奔驰在五大领域公益项目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覆盖中国32个省、市、自治区,受益人数超过150万人。 在本土化优质人才与策略得当的共同助推下,奔驰在华销量也节节攀升。今年8月份,奔驰品牌共交付17.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4%,连续第二个月实现两位数增幅。1-8月累计销量达46.4万辆,同比增长4.1%,领跑中国豪华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