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2018轮胎单品测试 马牌UC6 SUV
[汽车之家 轮胎评测] 轮胎对于车主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天都用的到,陌生是指那些花纹型号、品牌各自代表着什么,有时即使说了各位听得也云里雾里。所以从今年起我们准备对市场上一些比较热门的轮胎进行专业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告诉准备换胎的人——这款胎适合什么道路、什么用车环境、能不能让你可劲造等等。


本篇我们测试的是马牌UC6 SUV这款轮胎,倔强的马牌近些年的新产品都刻上了“中国特供”的印记。经过大规模市场调研,马牌此前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发布了UC6与CC6,而这次聊的UC6 SUV则是前者血脉的传承。当然,不喜欢马牌也不要紧,我们本次在同一场地测试了8套轮胎,后续还会有7款轮胎的详细测试登陆。对了,本篇文章阅读时间较长,各位可以点击下方视频看个缩略版。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静态介绍
UC6 SUV这款胎已于2018年4月份正式上市,此前我曾为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它的花纹设计与参数《分割紧凑中型SUV市场 马牌UC6 SUV发布》。事实上,UC6 SUV是针对亚太地区研发的一款轮胎,主要在噪音、舒适性上进行了优化。马牌认为亚太地区的用户更加注重轮胎噪音、舒适性的表现,但这项指标在德国人看来显得匪夷所思——明明应该注重湿地性能!据说为了说服总部认可研发方案,UC6 SUV产品负责人没少废吐沫。虽然德国人的妥协让研发重心向着静音、舒适性倾斜了,那其它方面的表现如何呢?



马牌近些年的产品都比较有特色,胎面花纹槽的功能性设计越来越多,从最初的CC6与UC6开始,功能性设计逐渐出现,这是在其它品牌轮胎中不多见的。但比较难受的是,这些设计随着磨损会致使轮胎性能出现下降。
高速导流槽——运用类似楼房屋檐排雨管道的设计,在车轮高速转动时,中心孔可将水“吸入”,并导向细密的排水沟槽中,最终汇聚到主排水沟内,加速排水,从而提升湿地性能。
主动降噪系统——所谓主动降噪系统的大致原理是运用排水沟槽内的设计来打破由轮胎滚动挤压出现在排水沟槽中的音波,从而起到降噪的目的。
胎肩加强筋、横向倒角——在胎肩部分UC6 SUV的设计非常感人,加强筋及倒角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轮胎过弯时的操控,前者旨在抑制花纹块形变,后者让花纹块有更充足的接地面积。


一直以来我们喜欢用卡尺、硬度计这些设备去测量轮胎的一些参数,但经过我们与轮胎厂商产品经理的沟通,这些外在的参数与轮胎性能的关系没有很直接的关系。排水沟槽的深与宽虽然会决定排水能力,但绝不是必然联系,更多的还是取决于配方或像上文提到那些个性化设计。
胎面橡胶硬度更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数据,受温度、磨损程度的影响,轮胎硬度值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如我们将刚购买的轮胎静止于车间一晚后测量的结果与经过一天测试后静止一段时间后的结果对比,发现差异在±10HA左右。如果单纯的用硬度测量来推算轮胎的性能,这是非常不严谨的。

相比轮胎花纹设计来说,轮胎配方才是每个品牌的看家法宝,前者可以被抄袭,后者在经过硫化后几乎无法被还原到最初的状态。举个例子,就好像做菜,不一样的厨子做同一道菜,虽然原料相同,但最后的色、香、味还是会有明显的差别。
再举个例子,北美唐人街做的宫爆鸡丁肯定与四川本地做得味道完全不同。但你不能说哪个味道不好,只是受众人群不同罢了。在轮胎上同理,不一样的胎面设计、不一样的配方,最终会转化成性格迥异的轮胎。

详情点击这里查看
动态测试
前文对轮胎设计特点、相关参数进行了介绍。而一款轮胎的性能如何不能光“纸上谈兵”,往往经过实测后你会发现,轮胎的实际性能表现会颠覆你对它原本的定位。而从现在开始我将为各位展示UC6 SUV这款轮胎的噪音、舒适性、干湿地操控及干湿地刹车的测试结果。
测试场介绍
熟悉我们的朋友都知道,每年的轮胎横评让我们的足迹踏至汉诺威的Contidrom、法国的固特异、芬兰的诺记等全球知名轮胎测试场,而本次单品测试,我们选择了位于山东招远的伊狄达轮胎测试场,这是一座仍在建的轮胎&整车测试场,各测试道的种类、长度、专业度在国内数一数二。

车外音测试
噪音,几乎所有轮胎品牌在中国发布新品时都会提到中国消费者由衷偏爱轮胎的静音性能,从各大品牌在中国的产品布局也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一线、二线品牌都会布局至少一款主打静音的轮胎。但无论是从本次测试还是以往的轮胎横评中,我们不难看出,各品牌的静音性轮胎产品差异并不大,在时速50km/h、80km/h下,几分贝的差距几乎人耳难以捕捉。而随着时速的增加,风噪、发动机噪音逐渐增加,胎噪则更加难以捕捉。

马牌UC6 SUV既然是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产品,其在静音上的表现注定不会太怂,我们采用在测试区域空挡、熄火滑行的方式用声级噪声仪进行测量。测试当日8小时内平均风速为5m/s。经过测试,50km/h、80km/h的车外通过噪音平均值分为60.6dB、71.6dB。
要体现出轮胎静音性的特点,需要匀速且在同一平整度的路面,但结果我国道路情况,这项属性的收益并不明显。当然极端的对比(静音舒适胎对比AT、MT)区别还是很大的,或者高速上定速巡航行驶时,轮胎有明显胎噪也容易捕捉。
干湿地刹车
对轮胎来说,干湿地刹车成绩可以说是表现轮胎性能最直观的方式之一。其对行车安全有着不可多得的影响。湿地刹车可谓兵家必争之地。由于这项数据直观,也最能被厂商拿来标榜轮胎性能。目前越来越多的轮胎品牌都开始关注轮胎的湿地性能,研发重心也逐步向湿地性能倾斜,对于早期的UC6轿车轮胎,虽宣传为均衡,但一些设计已经向湿地性能所倾斜。而我们今天今天所测试的UC6 SUV作为轿车产品的衍生品,同样将湿地性能列为重点。


我们在μ值为0.8的沥青路面进行100-0km/h的干地刹车测试,UC6 SUV的平均成绩为40.7米;在μ值为0.6,水膜厚度1mm的沥青路面进行100-0km/h的湿地刹车测试,UC6 SUV的平均成绩为43.2米。
滚动阻力测试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轮胎定位为节能型轮胎,而轮胎的节能性则是由滚阻决定的。我们将一条全新的轮胎送至滚阻实验室,按照国标进行测试。由于测试过程中的空气阻力,转鼓轴承的摩擦力等因素会对轮胎损失的能耗(滚阻)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一般描述滚阻值都是以一个比值的形式进行展示。

我们得到滚阻比值只能与同实验室测试的数据对比,得出谁的节能效果更好,但至于节约多少燃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因为影响油耗的因素实在太多了。但目前行业内有一种说法,即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推出的轮胎标签中的油耗等级,每提升一个等级,以轮胎五万公里寿命为基准,可节约17升燃油。
主观评价
在任何轮胎厂商的研发测试、发布前的测试阶段,主观评价都占有很大权重。主要是依据经验丰富的试车手通过一系列的既定操作对轮胎的好坏给出主观评价。千万不要小瞧这一步,如果说轮胎配方是一个品牌的看家法宝,那这些试车手也是一笔宝贵财富,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能够在研发阶段给出最宝贵的建议,而在发布之前的测试阶段也保留一票否决权,况且日薪几千欧的价格让这批人真得很“贵”!
NVH主观评价
NVH主观评价主要是驾驶车辆行驶于不同路面来对轮胎的舒适性做出判断。我们在IDIADA测试场选用了普通柏油路、正负U型路、波纹路、粗细柏油路、正负断层路、粗细比利时路、搓板路、井盖路及减速带路共计13种路面对UC6 SUV的舒适性进行主观体验。

UC6 SUV在舒适性的表现可以大致总结为:对于细碎颠簸过滤得比较干脆,但面对较大颠簸时胎侧无法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对于这点其实看个人驾驶习惯,要是像我们测试一样以50km/h的时速通过大型颠簸路段,基本也就不在乎那点颠簸;倘若放慢车速的话,滤振多数都交给悬挂了。低频噪音的主观感受还是比较明显的,我认为这会随着轮胎进一步磨损而出现减轻。
编辑操控
针对这款轮胎的操控性我们进行了简单体验,项目就是比较常见的绕桩与麋鹿,方法也则是在空载状态下,以恒定速度过桩或避障,逐渐提升车速以ESC系统介入时的车速来评价轮胎操控,有些测试场,如诺记夏季胎测试场也曾用这类方式测试轮胎的干地操控性能。桩桶码放间隔为18米,麋鹿测试的障碍物距离参照VDA桩桶摆放方案,该方案等同于ISO 3888-2标准。
总得来说,绕桩、麋鹿及大S曲线项目中,UC6 SUV干地操控的表现尚可,极限无法达到运动型轮胎的标准,但满足日常行车、紧急避让等驾控需求还是绰绰有余的。
IDIADA车手主观评价
一直以来轮胎测试多是以编辑观点进行输出,或者说媒体角度。有道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次借用IDIADA测试场,也聘请了他们的试车手对UC6 SUV干湿地操控表现进行评价,对!就是前面提到的齁费钱那职业。
干地操控部分由测试车手Frank Tellería完成。它将分别从直线操控稳定性与行驶稳定性两个方面来评价马牌UC6 SUV的干地操控水平,分别涉及总计13个维度。这些维度囊括了所有日常用车中会遇到的情况,包括极端情况。
直线操控稳定性是指车辆在不同时速下,进行小角度转向评价轮胎的响应时间、转向力度、扭力、精准度、线性感以及循迹性。举个日常驾驶时的例子,“车豁子”高速行驶时的紧急变线,佛系车主正常变线都在这类评价中体现。
简单来说车手对这款胎直线稳定性的评价还是不错的,虽然不像运动型轮胎那样带感,但日常“撒个欢”绝对够用了。当然,太过极限的操作对UC6 SUV来说就有点吃力了。可以说这款胎“买菜属性不错”、偶尔“豁一豁”也成,但你要真拿它跟P Zero较劲,那就……
相比前者,行驶稳定性更注重安全层面的表现,例如达到极限后的回救能力。此外还涉及到轮胎侧倾刚性、转向制动后的稳定性等评价。
湿地操控的评价由IDIADA的测试车手Oliver Campos完成,相比干地的十余个维度,湿地操控只从7个维度进行评价,而这些维度更多的是与行车安全相关的内容。
马牌UC6 SUV还是秉承了轿车版的“中庸之道”,没有明显的劣势,其在滚阻上的表现还是较为突出的,而为中国市场做出“特需”改变的举动还是有那么丢丢感动的。不过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滚阻、噪音这些性能虽然可以通过更换轮胎来提升,但这个幅度非常有限!且很受客观环境影响。相反,对于轮胎来说,强调干湿地性能对于日常行车的受益会更大。
如果你日常用车环境多为城市道路,且道路条件较好,粗细柏油配备在2:8左右,且日常并不喜欢激烈驾驶,马牌UC6 SUV是款适合你的胎。而在湿地方面,保持日常用车的驾驶方式UC6 SUV稳定性不成问题,但倘若湿地还撒开了玩,可能你需要看看别的轮胎了。这是轮胎单品测试的第一篇,如果各位有任何想法或想了解的内容都可以直接评论区留言,咱们相互探讨。(图/文 李响 拍摄 用车频道)
详情点击这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