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冯键:坚持“将心比心”“如我在诉” 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处长名单简历)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冯键
“法治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中责任重大。”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冯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东检察机关将充分践行“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双赢多赢共赢”“少捕慎诉慎押”等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理念,落实精准监督、穿透式监督,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效,推动“四大检察”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广东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新跨越,切实增强法律监督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喜茵 通讯员 粤检宣
谈服务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2871人
检察机关该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冯键表示:“服务大局是检察工作之本。”广东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最高检决策部署,自觉融入国家治理,注重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能动履职助力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冯键提到,在聚焦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广东检察机关进一步完善检察服务措施。省检察院先后制定实施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2条意见”、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13条意见”、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9条意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18条意见”等制度文件,规范引领全省检察机关结合自身定位,深化检察服务保障。
此外,广东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过去五年,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543048人,起诉792329人。2022年与2018年相比,起诉的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下降9.8%,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犯罪下降57.8%,毒品犯罪下降78.8%,枪爆犯罪下降66.3%,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助力广东打造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我们还聚焦创新驱动,护航经济行稳致远。”冯键说,全省检察机关为知识产权提供最严格的司法保护,2018年以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2871人,占全国总数的23.6%。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起诉金融证券犯罪9940人,起诉洗钱犯罪492人,占全国总数的11.1%。
全省检察机关合力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冯键表示,全省检察机关加强与监察机关的工作衔接,完善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提前介入、证据审查等工作机制,受理监察机关移送案件数位居全国首位。依法起诉职务犯罪6683人,其中副厅级以上225人。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起诉受贿犯罪2618人、行贿犯罪1420人。积极推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力促追逃追赃。检察机关依法行使侦查权,自行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犯罪372人。
“广东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全力创新服务举措,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冯键说道。
谈保障民生
给予10543人司法救助金1.9亿元
民生检察一直以来也是广东检察机关的工作重心之一,冯键介绍,广东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民生方面牢记人民至上是检察工作之源,用心用情抓好民生检察工作。广东检察机关以守护人民安宁为目标,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拐卖和收买妇女儿童等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围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深化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聚焦群众密切关注的空气污染、水体质量等领域,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等。近五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25273人,起诉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2522人,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15268人,用司法办案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全省检察机关办理涉进城务工人员等困难群体支持起诉案件1520件,助力农民工等特殊群体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出台全国省级检察院首个开展民事检察支持起诉工作的指导意见。认真贯彻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督促落实强制报告、从业禁止、入职查询等制度,用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法治蓝天。认真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措施,办理群众信访278957件,其中2022年广东检察机关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数居全国第一。大力落实司法救助,依法给予10543人司法救助金1.9亿元,年均上升38.7%,防止因案致贫返贫。
冯键强调:“我们将更加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更加扎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坚持‘将心比心’‘如我在诉’,实质性化解群众合理合法诉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谈法律监督工作
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0343件
冯键表示,法律监督工作是检察工作之要,全省检察机关始终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按照最高检“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总体布局,努力把监督重点放到提质量、增效率、强效果上,有力推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在刑事检察方面,健全侦查办案机制,全省设立237个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监督立案率和撤案率均大幅上升。强化刑事审判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2404件。深化监狱、看守所执法监督,构建“派驻+巡回”监督模式,依法审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43.9万件,5297个脱逃监管、“纸面服刑”的罪犯被收监执行。
民事检察方面更加深入,强化精准监督和类案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法院审结改变率、再审检察建议采纳率逐年上升。聚焦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领域深层次违法行为,开展虚假诉讼、民事执行失信惩戒和限制消费措施、违法公民代理等专项监督。
“行政检察更加有力,以检察建议强化对行政审判违法和行政执行的监督,采纳率均位居全国第一。”冯键介绍,全省检察机关持续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监督,已化解1883件。公益诉讼检察更加有为,2018年以来立案办理“4+9”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0343件,年均上升32.1%。办理诉前程序30525件,督促履职整改,99.8%的案件在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大办案力度,挽回、督促修复被破坏的山水林田湖海38.5万亩,有效助力“绿美广东”“美丽湾区”建设。
谈下一步工作
服务“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
冯键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广东检察机关将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法治思维,着力服务大局,彰显司法为民,勇于改革创新,以高质量检察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广东检察机关将围绕“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聚焦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对接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的法治需求,进一步完善检察服务举措,以更精准履职助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广东路径,切实增强保障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向心力。
坚持司法为民,广东检察机关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办好检察为民实事,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办好群众身边的案件,推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社会治理,加强南粤大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切实增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检察产品的创造力。
“我们将坚持严管厚爱,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强化纪律建设,强化基层建设,全面加强检察工作自身现代化建设,切实增强提升检察工作高质量水平的战斗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冯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