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汽车上那些没啥用的配置”之一——车载空气净化器(车载空气净化器效果)

admin2年前行业信息329

配置,是每一位消费者在购车时都十分关注和看重的,高中低配车型就是按照配置来区分的。不过,综观当前汽车上所搭载的配置,有些是必不可少、有些是锦上添花,但有些则是没啥用的!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车企为了提高车辆售价,在汽车上搭载这些没啥用的配置,进行捆绑销售。今天就来看看“汽车上那些没啥用的配置”之一——车载空气净化器。

在一些高配车型中,会搭载空气净化装置,来实现所谓的清新空气的效果。甚至一些没有搭载此类装置的车主还会自行购买单独的车载空气净化器放在车内。不管哪种空气过滤装置,净化作用都微乎其微,心理效果远高于实际效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堪称鸡肋!

从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装置来看,主要分成三类:滤网式、静电式、离子式。

其中滤网式最为常见,一般采用密度更大的HEPA滤芯作为空调滤网,其工作原理类似口罩,当空调启动风扇开启时,车外空气会经过滤网过滤后进入车内。不过,这种空气净化装置更强调对外部颗粒物的净化,而对于车内异味、有害气体的过滤效果微乎其微。而且,较大密度的滤网也会使风阻变大,对于功率有限的空调风机来说,空调出风的效率便大受影响。不仅如此,密度较大的滤网积累灰尘的速度更快,就要频繁地更换滤芯,加大了后期使用成本。

第二种过滤装置是静电吸附式,工作原理是通过静电来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但是,静电式过滤装置受限于功率,吸附效果并不好。而且并不能去除车内的有害气体,还要定期清理集尘板,非常麻烦,因而在实际应用中,静电式空气净化器最不常见也最没用处。

第三种过滤装置是负离子过滤式,其净化空气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释放的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子结合,聚成大颗粒沉降下来来达到空气相对洁净。但是虽然负离子可以让污染物沉降,但污染物仍旧在车内,很容易再次漂浮被人体吸入。而且,这种净化装置都会产生不小的噪音,也会使人感到烦躁。

除了上述由车辆自带的空气净化配置外,还有很多车主还专门购买了独立的空气净化装置放在车内。当然,这些装置的净化原理不外乎上述几种,反而功效还不及车辆自带的净化配置。首先,能放置在车厢内的净化装置都比较小,并且依靠车辆电源来供电,可以想见,体积小、功率低的空气净化器在空气始终保持流通的车内根本净化不过来,等于一直在做无用功。不仅如此,车辆后排空间由于被前排座椅阻挡,其空气很难被放在前排的空气净化器净化。如此来看,这样的净化装置除了占用空间、费电、制造噪音外,唯一的好处仅仅是提供了一点心理安慰罢了!

相较于车外的PM2.5浓度,车内的颗粒物含量本就少了很多,空调滤网是最大功臣,与净化器关系不大。只要换用质量好的空调滤网,保持车厢通风足以,空气净化装置噱头大于实用,完全没有必要安装。

相关文章

有谁知道怎么测评一辆车的安全性能?

汽车安全始终是判断汽车好坏的重要标准,而最了解汽车安全性能的人是汽车开发工程师,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不发生事故也判断不出来好坏。如何从消费者角度发现一些安全性能的端倪呢?星途君...

换车机,增配置,试驾全新广汽本田凌派(广汽本田凌派22款)

换车机,增配置,试驾全新广汽本田凌派(广汽本田凌派22款)

近日,广汽本田发布了最新改款的2022款凌派,虽然在前几天的更新视频中我们已经试驾过这台车了,但鉴于大家的关注度特别高,于是今天我们就来单独聊一聊这台车。 新凌派这一次继续提供SPO...

2022年11月国内汽车投诉排行及分析报告(各汽车投诉排行榜揭晓)

2022年11月国内汽车投诉排行及分析报告(各汽车投诉排行榜揭晓)

据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统计,2022年11月车质网共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10,016宗(其中含8宗针对第三方平台投诉,3宗后装轮胎投诉),环比下降约12%,同比微降4.3...

(两会速递)李书福“推销”中国新能源汽车:每年有爆款,排队买不到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李雪峰 王恩博)在4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当起“推销员”,建议大家选购中国生产的新...

长城汽车悬赏千万打击水军!价格战愈演愈烈,车企厮杀开辟“第二战场”(长城汽车被攻击)

长城汽车悬赏千万打击水军!价格战愈演愈烈,车企厮杀开辟“第二战场”(长城汽车被攻击)

除降价潮引发的“价格战”之外,国内各车企间的“舆论战”也愈发激烈。 近日,为打击”网络水军“,长城汽车在其“新能源干货大会”上推出“1000万悬赏计划”,向社会征集”网络水军“对所有...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推出“智车信心度”测评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推出“智车信心度”测评

转自:企业观察网 新年伊始,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简称“国智长沙”)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探索和对多款车型累计千余次测试验证,推出一套基于危险场景和特殊气象环境的智能汽车测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