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车新品牌你听说过几个?答对一半算你狠(中国造汽车最有实力有那个)
近日,微信上有一张“考题图片”流传甚广,它是下图这样的:若你能认出一半,算我输。果然,即使是平时经常跟我吹牛bi的车圈老炮儿,看到这图也沉默了。

老炮儿们最终查出了所有品牌的名字,现在网上已经有答案(心急的请滑到文末)。但光知道名字,还不够啊。就像你不会做作业,看了一眼答案,就回答“原来这么简单”,多少有点自欺欺人。本人就给大家科普下各个品牌,好让你在朋友面前展现你最专业的一面,前方高能,我们开始吧。
蔚来
创始人:李斌
投资方:刘强东、腾讯、百度资本、红杉等
生产资质:江淮代工


蔚来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造车新势力,得益于众所周知的大咖创始人(李斌、刘强东、李想、马化腾等)和高明的营销手段。它自2014年成立后,就组建电动F1车队参赛。倘若说电动F1并不能给吃瓜群众带来更多影响力,那接下来就是EP9超跑的诞生,刷新了纽博格林赛道的圈速,“中国造的最快电动超跑”在网上很快火起来,再接下来,量产SUV ES8发布,大空间、换电系统、创新的细节设计等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还率先在一线大城市建立体验店。所以,针对蔚来,我不多讲什么,如果你没听说过,那真的是super小白。
车和家
创始人:李想
投资方:利欧集团等12个投资方
生产资质:未知

主要依托“汽车之家创始人”这个标签,所以如果你没听说过李想,那就未必知道车和家。在这两年,车和家越来越知名,第一个“爆点”是去年底车和家诞生了像摩托车一般纤细身材的双座SEV车,而且声称先在巴黎普及,图片、运营方式都在网上公布了,故国内许多同行纷纷羡慕——咱新势力竟然先攻占发达国家,厉害了我的车和家!而第二个“爆点”,是今年车和家宣布放弃SEV,出师未捷身先死,这脸啪啪啪打得……够响。
威马
创始人:沈晖
投资方:百度、腾讯、红杉资本等
生产资质:自建厂

威马不是第一家宣称“造大家都买得起的智能电动SUV”的新势力,但却是动作最快的一个,抢在所有人还在发布概念车、原型车之时,它就上市了,价格还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一辆在发布会宣传得像霹雳游侠般科幻的车——比如会在车窗上跟你打招呼、在车里能遥控家具、能识别车主得“情绪”,而且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居然补贴完后只需9.90-21.63万元。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威马抢了先机,获得许多人的关注,接下来考验它的是产能问题了。
拜腾
创始人:毕福康、戴雷
投资方:苏宁、一汽、和谐汽车等
生产资质:未知


拜腾也是一家有实力的主,全球运营总部、智能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都设立在南京,负责智能汽车用户体验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开发的北美总部设在硅谷,负责车辆设计与产品概念研发的设计中心在德国慕尼黑,因此,拜腾可以说是全球化厂商。它主要定位为“共享出行和自动驾驶时代的下一代智能终端”,说白了,就是要做会走的大手机。所以,它在CES和北京车展亮相的概念车,都配备了惊人的49英寸大屏幕,就差没换成大电视了。但拜腾的“大手机”理念,也是很多造车新势力的切入点,所以,它的前途如何还很难说。而且不算便宜,一辆特斯拉Model 3售价为3.5万美元,而拜腾这款概念车在2019年量产可能达到4.5万美元,凭什么买你?
爱驰
创始人:付强、谷峰
投资方:爱车、沙钢集团等
生产资质:自建厂


爱驰由前沃尔沃(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CEO付强组建,他本人称爱驰要成为未来智能电动车市场的“大众”或“丰田”,不过,这个理想目前还是空谈,毕竟没有量产。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爱驰和德国超级跑车小厂Gumpert合作推出新跑车,而Gumpert这个品牌,凡是一个骨灰级跑车迷都知道,汽油车就能做到3秒内破百,曾由Stig驾驶刷新了《Top Gear》的赛道圈速。所以,爱驰也绝非等闲之辈的新势力。
小鹏
创始人:何小鹏、夏珩
投资方:阿里巴巴、富士康、IDG资本等
生产资质:自建厂/和海马合作

小鹏汽车属于较早的新势力,2014年就在广州成立,曾经火过一把,因为曾拿雷克萨斯NX作为测试骡车,导致广大不明真相的媒体称小鹏就是直接抄袭雷克萨斯。但后轮小鹏推出量产SUV后,设计还不错,有一些有意思(但不一定实用)的创新点,比如车顶有一个升降的摄像头,但是,新车还没上市,被威马抢了先机。
奇点
创始人:沈海寅
投资方:奇虎360、铜陵市政府、因特尔等
生产资质:和北汽新能源合作

前360副总创立的公司,除了具备像360这种互联网的“快、全、好用”特征外,还有安全性,毕竟创始人沈海寅专注做安全系统多年。也许,你开上奇点的车,启动车辆还会弹出“请定期查找木马”的对话框呢~
游侠
创始人:黄修源、卫俊
投资方:西拓工业、中创海洋等
生产资质:自建厂

游侠是最早火遍网络的造车新势力,主要因为抄袭特斯拉、创始人黄修源的背景丑闻,从那时起,“PPT造车”一词就流行起来,专指哪些没技术支撑、专靠画大饼骗投资人钱的企业。可以说,游侠最早背负了这个恶名。今天的游侠已经低调很多,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它倒闭了。但事实上,游侠还在研发,也在默默建厂,之前的80后创始人自降为主攻技术的负责人,而全公司实权由西拓工业集团董事长卫俊掌握。由于游侠有了坏名声的“前科”,所以它的发展压力是最大的,日后该何去何从?我们持续关注。
乐视汽车
创始人:贾跃亭
投资方:联想控股、英大资本等
生产资质:未知
如果说游侠开创了“PPT造车”的先例,那么发扬光大的就是贾老板的乐视汽车。他的饼画得更大,更圆,也更好看,还在上面各种雕花。然而,快4年了,连饼的影子还没看到。
法拉第未来
创始人:贾跃亭
投资方:未知
生产资质:未知
Lucid Motors
创始人:谢家鹏、温世铭
投资方:北汽、贾跃亭(后撤资)、日本三井
生产资质:未知
Lucid本来是最可能匹敌特斯拉的公司,它于2007年成立,最早是一家电池公司。它所用的电池能源密度比竞争对手更高,更可靠。要知道,作为电动车只要解决了电池问题,就成功一半了。Lucid Motors并不缺技术,那它缺什么呢?钱!北汽曾投资了1亿入股,然后贾跃亭又以“千万元入股”,可最后北汽把股权卖给了贾跃亭,而贾跃亭后来撤资。又曾有一段时间传出福特要收购Lucid Motors,但最后不了了之,所以,Lucid Motors的产品现在仍没推向市场……错过了这波造车潮。
国金
创始人:苏金河
投资方:无
生产资质:自建厂
国金汽车在新的造车公司里绝对算“有权有势有背景”的,他不需要到处找投资人。国金汽车隶属于国金汽车集团,是该集团下的第三个整车品牌,在此之前,国金汽车集团下已经有通家和汉龙两大品牌。其中通家电牛系列产品在纯电动物流车领域的销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后者则主攻新能源客车领域的快速布局。此外,国金汽车集团旗下还拥有一家整车控制研发公司,一家飞轮式动力系统研发公司,两家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一家电池系统集成公司、一家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和一家汽车租赁公司。
长江EV
创始人:长江汽车
投资方:无
生产资质:自建厂
长江汽车曾是一个年迈的老司机,在新血液的注入下重焕青春。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杭州公交客车厂,后者在90年代后期停产。2013年,五龙电动车有限公司注资重组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长江EV蹭了新势力造车潮的热度,率先推出类似老年人代步车的小型SUV逸酷,搭载一台25.3kWh的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仅为200km,极速仅为136km/h。但无论从产品里、设计来说,长江EV的首款小型SUV都没有竞争力,感觉像纯粹蹭热度和混日子的。
前途
创始人:长城华冠汽车
投资方:无
生产资质:自建厂
这是一家乙方逆袭成甲方的例子。本来,长城华冠汽车(跟保定的长城没关系)只是一家汽车设计公司,类似宾尼法里纳、博通这样的,只接各个主机厂的活儿,帮别人设计下外观,改改结构,然后从中收设计费,完全是个苦逼的“乙方”。但混迹多年汽车设计制造圈儿的它,终于看到了机遇,所以就打造了一辆耀眼的超跑,便改进便申请生产资质。现在长城华冠已经成立一个叫“前途”的子公司,未来可以生产它那台带来蜻蜓logo的跑车。
爱康尼克
创始人:吴楠
投资方:无
生产资质:自建厂/和国能合作
你也许没听过艾康尼克,但你一定看过《速7》那连续飞几幢摩天大楼的W Motors莱肯跑车。没错,艾康尼克和W Motors就是兄弟公司,只不过前者位于中国,后者位于阿拉伯的黎巴嫩。和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艾康尼克的重点并不在驾驶员,而在乘客,他们的终极目标是造无人驾驶汽车。但考虑到中国那复杂的路况,绝对够他们折腾到猴年马月,我们就先洗洗睡吧。
云度
创始人:刘心文
投资方:莆田国投、福汽集团等
生产资质:自建厂
云度是一家有国资背景的新能源车企,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管理团队、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共同出资9亿元成立的混合所有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平台。有了这些后台,意味着云度不那么容易死。但也因此,云度的产品没有任何惊艳的地方,造型更像是拿传统买菜车改的,最大续航里程仅330km,过不了“5”字头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昶洧
创始人:沈玮
投资方:台湾淳绅等
生产资质:自建厂
昶洧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蓄电池管理、散热系统管理以及底盘技术等多项专利技术。全球首家工厂设在江西赣州,其量产版车型由意大利独立汽车设计工作室Zagato操刀,很有艺术风味,但我相信许多人欣赏不来。新车将于2018年上市,价格不算便宜,大概为50万人民币。但价格也许不算什么,如果有一天昶洧死了,一定是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念它的名字所致……
零跑
创始人:朱江明
投资方:大华及其他投资方
生产资质:自建厂
零跑是一个位于金华的浙江新车企,它是由大华股份控股股东傅利泉、董事长朱江明以及其它投资方在2015年9月成立的。而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的安防巨头,主营业务为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当然,由于想蹭造车热度,它也增加了很多汽车相关的业务。如果从资历来看,出自一家安防企业的零跑汽车应该很安全,不过,它第一款车辆也挺有个性的——双门四座轿跑,目前很多造车新势力极少涉猎这个车型。
新特
创始人:先越倡
投资方:贵安开投
生产资质:和一汽合作
新特汽车诞生在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该区是全国最大的大数据中心,苹果、腾讯、华为、阿里全球性云中心均落户在此。为了鼓励造车新生力量,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为新特在内的企业投资70亿元建设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包括完整的“冲、焊、涂、总”四大工艺,占地超过1800亩、自动化率高达90%的智能工厂,计划于今年投入总装车间使用。新特在科技、核心竞争力上乏善可陈,但有了当地政府的资助,也算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新特的车辆主要面向初出社会的年轻人,车型主打10万元内。
正道
创始人:仰融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不详
正道汽车最大的看点是创始人——仰融。他曾是国内呼风唤雨的汽车人,他一手缔造了“华晨帝国”,并将其打造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挂牌的国有企业,也成为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他凭借10年来的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正当他沉浸在春风得意的“辉煌时期”当中,他随后经历了一些不可解释的变故(网上搜“仰融案”),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最后出走美国。如今,他携在香港上市的正道汽车回到内地。那么,前途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华人运通
创始人:丁磊、墨菲
投资方:盐城国投、江苏悦达等
生产资质:不详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注册于2017年8月,目前已知聚集了很多业界“大咖”,有原乐视超级汽车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丁磊、原宝沃集团副总裁兼欧洲事业部总裁陈威旭、原观致CEO墨斐加盟,但公司刚成立不久,现在还没有成果。
泰克鲁斯·腾风
创始人:靳新中
投资方:中国至玥腾风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生产资质:自建厂
和其他新能源汽车新势力不同,泰克鲁斯·腾风专注于TREV(Turbine-Re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燃气轮机增程电动技术的开发,曾在2017年日内瓦车展亮相过一款超级跑车,采用前部两个电动机+后部四个电动机的布局,只需80升的柴油,就能爆发960千瓦的最大功率,最大行驶里程达到1170公里。虽然泰克鲁斯·腾风是中国品牌,但车辆研发和设计由国外操持,未来可能也在欧洲建厂。
国能新能源NEVS
创始人:蒋大龙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自建厂
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资本控股的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及国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域绿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在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投资成立的一家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企业。该公司于2012年9月收购了原瑞典萨博汽车的核心资产,包括:萨博汽车有限公司、萨博汽车研发中心、萨博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萨博模具有限公司,萨博地产有限公司,以及萨博新9-3平台和凤凰平台的全部知识产权。所以,初次亮相的NEVS新车,有点像油改电的萨博9-3或9-5。
Karma
创始人:亨里克·菲斯科
投资方:万向集团
生产资质:自建厂
Karma源自杰出的汽车设计师亨里克·菲斯科创建的Fisker Karma,后面这个品牌主要打造豪华的增程式电动车,一经上市就颇受社会名流的青睐,比尔·盖茨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都是Karma的首批客户。但后来随着新能源车的激烈竞争,Fisker Karma既没有深厚的传统汽车造车经验,又没好好发展电动汽车,所以混得不好,被中国的万向集团收购了。但万向没有享用菲斯科的品牌,只用了Karma(以前Fisker时代,Karma只是一个车型名,Fisker才是品牌)。被万向控股的Karma,仍然主要面对美国市场,现在在美国开了一家品牌体验店。日后,它也将进入中国。
赛麟
创始人:史蒂夫·赛麟
投资方:无
生产资质:自建厂
它不属于新能源车品牌,是本文的一个“奇葩”,专改“超频”的美国肌肉车,旗下车型包括赛麟S7、赛麟野马、赛麟科迈罗、赛麟挑战者等经典车型,速度快,油耗高,注定小众。
小康SF
创始人:张正萍
投资方:小康股份
生产资质:不详
一个微面品牌打造的新能源车,能摆脱“微面”的土气吗?
帝亚一维
创始人:宣奇武
投资方:江苏悦达、IDG、联动天翼、阿尔特汽车
生产资质:不详
该公司于2017年2月注册,在陕西渭南成立,集纯电动汽车研发、制造、营销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将推出5-6款新能源汽车,但是现在还什么都没有,需要等到2018年底。
汉能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无
生产资质:自建厂
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大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北京,员工超10000人,在国内多个省份以及美洲、欧洲与中东、亚太、非洲等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业务横跨水电、风电、薄膜太阳能发电。对于造新能源车这种事,汉能绝对不愁资源、资金和技术,目前主攻太阳能车领域,目前还没有造出整车。
合众
创始人:方运舟、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上海哲奥投资管理公司联合创始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自建厂
合众新起源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金6.26个亿,目前总投资超过25亿人民币。它是由中国最早一批在新能源技术研究方面的专家成立的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不过营销不怎么样,现在网上知名度不高。未来,将有一款“哪吒”的量产车出炉。
绿驰
创始人:张黎明、王向银等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自建厂
据官方称,绿驰拥有整车智能化、轻量化、电机、电控、电池、自动驾驶等九大核心技术,但技术竞争力如何,没有提到。另外,绿驰还规划新的出行平台,不过,现在还只是说说而已。
敏安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不详
江苏敏安是一家十分低调的企业,公司创建于2011年,注册资本3300万美元,由展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淮安开发控股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共同成立。经过5年发展,由原来的A合作平台、B整车技术及知识产权收购平台拓展出E、D、C产品平台,形成了五大平台和系列产品。在此期间敏安汽车掌握了国内外领先的核心技术。其中D平台自主产品将于2018年上市,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市场预售价35-55万元。
国机智俊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中国机械工业集团
生产资质:不详
国字头企业,没什么好说的。企业很有钱,201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05.85亿元,利润总额8.02亿元,但没看到什么惊艳的产品。
ARCFOX
创始人:北汽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自建厂
北汽旗下的全新品牌,ARCFOX品牌名由两部分构成,首先是 “Arc”, 原意来自 Arctic(北极),象征着极致世界,代表了不可能之境,凸显了纯粹、罕有、本真的表达。其次是“Fox”,也就是狐狸。狐狸的聪明、机敏、果敢引申为富有创造力、敢于探索的品牌性格。它推出了两款个性鲜明的车——电动超跑ARCFOX-7和微型双门小车ARCFOX-1,创新点很多。
知豆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新大洋机电
生产资质:自建厂
知豆是很多人最初印象的可上牌的“老年人代步车”,但随着众泰推出更多漂亮的小车,它的竞争力越来越弱。首先是外观太感人了,改一改,可能销量会翻一翻。
电咖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东南代工
电咖公司内部主要是从上汽大众和沃尔沃挖来的人,该车主打做便宜的、高品质的小车,有点类似大众的路子,以质量为主。配置则不那么酷炫,营销平台也没有太大创新。
银隆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不详
小编表示至在路上见过一次,既不是新能源智能车,也不是卖座的SUV……而是一台皮卡,但在皮卡界也鲜有人听说,实在想不通这个品牌诞生的意义在哪。
九龙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自建厂
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主要做商务车,所以对于普通家庭购车用户而言,这个品牌有点生涩。
雷丁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自建厂
雷丁是山东一家“老年人代步车”的车企,设计时尚,空间够用,但就是无法上牌……
陆地方舟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自建厂
陆地方舟是我国最早专门从事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及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6月就建厂,主要造老年人代步车和一些低端的园区电动车,由于和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交集,所以听过这个品牌的人也不算多。
瑞易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自建厂
只生产低端的老年人代步电动车,不能上牌,想买正经车的同志绕行吧。
裕路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东风裕隆、猛狮科技
生产资质:自建厂
主攻A00级小车,续航里程约为150km,价格在补贴完在5万元上下。和老年人代步车不同的是,它可以上牌,而且比知豆漂亮。
御捷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长城汽车
生产资质:自建厂
御捷成立于2009年5月,是中国汽车品牌,主要生产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系列、厢式物流车系列等。
凤翔
创始人:深圳市卡妙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自建厂
主要生产电动卡丁车、儿童电动超跑,与2014年成立超跑项目,打造了一款酷似迈凯伦的电动超跑,虽然官方说有人预定,但更多是为了参加展览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红星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多弗集团
生产资质:自建厂
红星是一家河北车企,它似乎是双环的影子,红星金后盾是双环SCEO的换标版,红星小贵族则是双环小贵族……这种企业没有存在的价值。
刺猬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三五新能源
生产资质:自建厂
刺猬汽车的造车启点为自主研发的车联网系统,随后与国内传统车企联合打造基于互联网基因的纯电动汽车,思迈尔是刺猬汽车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目前正在构建新能源汽车智慧出行运营平台以及互联网销售体系。最先推出的是10万内的小型SUV,30分钟内可充到80%的电量,最大续航达到360km。目前还没正式上市。
凌云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不详
生产资质:不详
凌云汽车相当于国内版的“车和家”,主要生产城市微型通勤车,宽度比正常的汽车窄一半,主要解决最后一公里(或10公里)的需求。它还有个拿手科技,就是陀螺自平衡系统,两轮可以直立不倒。
时空
创始人:不详
投资方:阿米巴资本、IDG、米仓资本等
生产资质:不详
这是一家专注出行的公司,类似共享电动车租赁,在杭州很常见。
开云
创始人:王超
投资方:CSG DESIGN
生产资质:不详
开运目前生产的是PICKMAN车型,这是一辆低速电动皮卡。目前这块市场还很少人涉猎,但是能保证保有量,日后必然发展其他热门车型,比如SUV。
台湾行竞
创始人:洪裕钧
投资方:台湾松下电器
生产资质:不详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