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8万元起的雅阁混动,各位怎么看?(雅阁混动驾驶操作视频)
————1129更新—————— 混雅提车一个月。 之前选车贴,有车友评论让贴个提车作业;提完车那阵子正忙,想着偷个懒作业就免了。现在提车满一个月,本着不轻易放过自己的原则,打开电脑,索性来一篇用车一个月的总结吧。。。 提车作业—— 良辰已到,风和日丽,心情极好。。。吧啦吧啦,此处省去1000字。。。 好了,这就是你的车!4S小妹随手指去。 卧槽,奥夫特黑,咋没有光影车身呢?流光溢彩呢?就这么淡淡的哑光?提车时已经过了下午17点,临近天黑,户外雾蒙蒙又多云,没灯光,刚洗完车漆面也不反光闪亮。 外观检查OK,着车各功能OK,坐着挺舒服OK。 整点啥呢?一切从简吧。 与家人合个影,绑个红丝带,走人,前后20分钟搞定!正规4S店,有三包凭证,整车也算是标品了,比买台手机差不了多少,做的验车攻略功课基本没有卵用。 提车那天,正巧冠道也刚上市。 论产品力,这车很不错的,之前预定的人数要远远超过混雅(广州地区5:1)。但发布后价格被吐槽,定价似乎没有新思域、混雅那么有爆炸力。 对比混雅,个人感觉冠道还是有点浮夸,整车太大太大,老想起之前想下手的宝马X1后排。嗯,X1那货是傻大傻大,冠道的含金量还是不错的,但就不是我的菜! 这台红色的混雅也超拉轰! 费了很大劲拦住老婆的购买欲望,确实很养眼! 洗车。 第一次是老婆去的,一忽悠就办了1180元的季度洗车卡。。。 心好疼,淘宝里我已经在挑好300元的洗车水枪。。。 买台新车,就开启了升级打怪之旅。 接车满月,混雅身上已经有3处车漆受损;想开点,磕磕碰碰难免,随它去吧。。。 使用篇,先吐槽吧—— 中控大屏不支持安装apk文件,客服说是为了安全,好吧;(这个不算吐槽。能装apk,你真想当安卓平板用啊?车载导航+音响播放+蓝牙电话,够用了) 智能钥匙,离开车并不会自动锁车;锁车,四门玻璃不会自动升起;锁车,后视镜不会自动折叠。([黑人脸],是我想太多了吗?) 蓝色氛围灯,只有后排脚底有,前排黑乎乎啥也没有,想找东西?对不起,请打开手电筒。([黑人脸],是我想太多了吗?) 后尾箱是手动按压开启,不是伸脚摇两下开启。(哪家汽车评测编辑乱写的,你给我出来!) 有USB接口有蓝牙,这货还有一个CD机,你就不能把这点成本省了,价格便宜点?(可能是音质好吧,专门买个几张汽车音乐CD测音效) 扶手箱里两个接口,中低配是USB可充电,高配USB换成HDMI接口(注意是换,不是增加,USB接口被阉割),你就不能多点成本两个都保留,价格提高也行啊? 原厂没有隐私玻璃,遮阳玻璃(遮光帘不遮阳),4窗+前后窗贴膜还得自己做。(隐私/遮阳,这个不算是刚需?如果有其他原因,求答案) 右后方摄像头可以手动长开,后摄影头为什么不可以手动长开?([尴尬脸],是不是有什么我不懂的原因?求答案) 胎压监测标配,但不显示具体数值。(这个不算吐槽。据查这种胎压监测装置是内置在胎体内部的,和外部后装的监测仪原理不一样,理论上更准确更安全) 电子换挡,停车时,习惯了一扣(手刹)一按(P档);奈何R档也是一扣,下手盲扣的时候,还是要咯噔一下是扣哪个位置。(个人建议,R档可以改成往前扣,手刹往后扣) 车道识别,70时速以上,识别到车道,和车道识别丢失,都没有任何声音/震动提示。当我以为它在车道自动保持时,它却跑偏!(这不是吐槽,我是想骂人!你滴一声也行啊!) 来来来,吐个大槽: 小区内低速纯电动行驶时,车内启动悄无声息,开走着实安静,车外发出是悦耳/科幻/未来的提示音,路人回头侧目,司机气定神闲。。。 注意!! 当发动机突然启动开始充电,那种拖拉机一样的爆响轰然来袭,你就想象一个美女,提腰收腹,盈盈浅笑时,突然背后裤子崩裂那一刹那间的感觉,逼格洒落一地地地。。。 这时候我真希望你只是一台普普通通的汽油车,至少是声音不那么爆炸的拖拉机,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自行车。。。 当然,所谓悦耳和拖拉机爆响,都是车外人员能感受的;车内关好窗户,基本也没你啥事(爆响能听到一点);如果是30时速以上,不看能量流动图,就根本听不到发动机启动声音。 该赞的地方还是要赞—— 座椅加热。被老婆大赞的一个功能,简直是大姨妈救星——亲大姨夫啊!套用华健的一句广告词,暖暖得,很贴心~~~ 座椅通风。本人长得比较大白,火气大易出汗,坐姿不爽就来点风镇静下,很受用!(脑补一下场景,驾驶席开的通风,副驾驶开的加热,各得其爽,迷之尴尬) 电动座椅。原因同上,坐太久了,随手调整下坐姿,安全又方便。(吐个槽,当你想放倒椅背休息下,调电动座椅就像个小老头走路,慢慢慢!) 车道保持+自动回正。赞一下车道识别率,晚九点高速路灯下,也能准确识别车道,遇弯道自动过弯,司机负责油门刹车就好了。(注意前面的吐槽,车道识别丢失不会有提示,所有不要过于依赖车道保持,并尽量走中间车道) 自动驻车+手刹。遇到红绿灯,习惯了手刹+空档,体验了这个功能不要轻松太多哦;D档起步,暂停就一脚刹车,启动再一脚油门,全程不碰换挡区域。 电子换挡。逼格还是有的,省空间又上档次;接上条,日常开车启动后就不怎么碰换挡区域,所以也就没有盲操压力。停车或倒车时,用最多的R档和D档,一个扣一个按,也没有压力。(手刹也是扣,略蛋疼) 自动切换档位。R档和或D档直接按关闭按钮熄火,车辆自动挂P档和手刹;开车门,电子档自动切换到P档;行车中按P档或R档,报警并跳N档([姚明脸],吐槽电子换挡不好的亲,羡慕嘛!) 右后方摄像头。好几次打灯变道,屏幕都显示出已经逼近的大家伙,而后视镜空空如也;目前已经放弃右后视镜,打灯变道,看摄像头就好。(老婆市区行车基本长开,曰:随时观察路况) 自动大灯+自动雨刷。所谓自动功能,就是好用到无形,不用永远都不觉得有用,用了就觉得真TM好用;没啥说的,放在AUTO档,从来不管灯和雨刷的事。。。(可以脑补手动挡和自动挡的区别) 来个大写的赞!省油,真得省油!! 头一箱油,分两次加了300块,没特别统计,百公里油耗显示6.0L,成绩不算理想。 第二箱油加满326元(加油前续航还有100公里),显示可续航1150公里;随意开了两天,百公里油耗维持在5.5L,每公里使用成本0.32元,目测这箱油实际续航应该会达到1200公里,测试中。 有专门找一段市区路段(5公里),尝试黄金右脚+变速拨片/能量回收+尽量不碰刹车+关闭空调+60内时速,测试百公里油耗3.2L。(建议不要轻易尝试,开得憋屈,残废右脚。) 拖着1.7吨的重量,混雅节油的能力还是有的,具体数值主要看司机驾驶习惯和路况坡段配合: 老司机自虐挑战极限匀速溜车,3.5L百公里; 不要猛刹猛油+用好能量回收,4.5L百公里; 正常人正常开温柔点,5.5L百公里; 爬100米坡,比平路开2000米更费油;学来的技巧,坡前加速靠惯性+纯电动上坡,下坡开启能量回收再二次充电。 话说回来,车买来就是被人开的,不能车把人给绑架了,必要的驾驶乐趣和开车体验都是必须的。 所以该怎么开怎么开,为省油虐自己就有点舍本逐末。再说咱混动,随意开都比汽油车省40%,顾虑what! 晒一下双11战果—— 豹米的空气净化器,外显PM2.5数值,后视镜直接看得到 好孩子儿童座椅0-7岁 丝圈地垫,比ssss送的毛毯好太多,脚不累;(下手快没留意这货没有锁扣,好在铺上去也没什么滑动) 一对棕色真皮颈枕,方便躺着休息 后排可折叠垃圾袋; 后备箱收纳箱,帆布可折叠; 问问魔镜,11月底众筹下的单。主要是隐藏式行车记录仪,比较好看;之前买了小蚁的行车记录仪,又退货了。 声音操控也挺好玩,方便听歌+拨出电话+设导航目的地(车载中控的文字和手写输入,反人类!) 能花时间看到这里,肯定要来点干货了—— 上牌选号这件事,估计很多人都是嫌麻烦50选1;想自选自编又不清楚选号规则,也没法提前验证中意号牌是否占用(至少广州如此),干货如下: 首先,了解你所在城市最新放出的号段,如广州市201608月开放粤AM00A1至粤AM99Z9,尽量在这个范围内选择中意的 其次,访问省广东公安厅交管网站 ,注册账号后点击 绑定机动车 注意,没号牌你绑个妹啊!输入自己中意的号码,看返回的弹窗提示,如果提示“非本人机动车”,则表示号牌已被占用;如果提示号牌“不存在”,那么嘿。嘿。嘿。 不要怕麻烦,多验证一些不存在的号牌,排个优先顺序;自编选号时,在选号机上直接输入,你要的号牌就在大屏幕上等着你嘿。嘿。嘿。 插播一条,如果电脑上网不方便,还可以下载12123公安部交管服务APP(推荐电脑,验证操作快),同样绑定号牌看提示(理论上全国的已被占用/未被占用号牌,都可查) 至于我的号牌,AM是我老婆的名字首字母,00是小儿的昵称蛋蛋,*5怎么滴我,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结个尾—— 人生没有小目标,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这台车按计划是给老婆开的(我上班近,上班时间晚,也喜欢步行走走或滴滴),本人仅仅是在老婆不舒服时的带班司机,或周末自驾全家人司机而已。 有了混雅上下班代步,加上以后生二胎车不够用,也在琢磨如果再添置一台车,下一个小目标是谁?Model 3?小鹏电动?或者传说中的EP9? 说说而已啦,接下来还是好好工作,再上一层楼,赚够奶粉钱,准备生二胎!! 贴几张图YY下。。。 通常这里都是立此存照,立个flag。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呢? ————1009更新—————— 想用省油把差价省回来的,其实都不是混动车主 话说慈禧家的扁担,一定是金的?馒头顿顿管饱? 混动车主其实这么想的—— 对黑科技有好感,愿意买单尝鲜 混动车标,感觉与普通雅阁/传统汽油车拉开逼格 混动车/电动车比汽油车安静,电机驱动好开 大半个月不用去加油站排队,省时间 市区堵车,心里没那么焦虑:和你一样浪费时间,咱起码能省点油钱(自我安慰脸!) 能满足以上需求,差价可以负担,能买辆好车干嘛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 这和想买A级车,加点钱能直接上B级车,不是一样一样道理吗? 买2.4雅阁的,什么时候考虑过靠省油,把比2.0多的差价省回来? ————1003更新—————— 昨天在4S店签了购车合同,有点确信但又纠结,选车历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年龄31,工作10年。对汽车还是打心底里喜欢,市面上的车基本能道出个一二三四,多少有些自己见解;那时候还是纯情小鲜肉,一心梦想就是台黄色小飞度,无奈工作家庭原因,别说买车,考驾照也是拖到2014年才拿到。 正式考虑买车,是在拿到驾照之后—— 第一个小目标缤智(2015年3月上市),小型SUV代步。本身产品力够强,次顶配价格略高也能接受,即将下手的时候,滴滴啊神州啊突然就火起来了,还大打补贴,算一算与其买车,不如先上下班滴滴+周末神州租车,省心太多。期间呢,老婆也正好怀孕,每次去医院检查,对滴滴君都是大爱。买车计划搁置。 第二个小目标雅阁(2016年3月上市),家用中型B级车。坐多了神州专车,对轿车总有莫名好感,SUV装逼是给别人看的,一辆车舒适好开才是谁用谁知道;加之对本田一贯的喜欢,目标锁定在中期改款的新雅阁,没了大龅牙也确实秀气,心里一盘算就盯上了顶配。去了几次4S店,车是不错,但老婆一句反问,小目标又换了:咱这么年轻,整个中级轿车会不会太老气? 第三个小目标宝马X1(2016年5月上市),豪华入门级SUV。期间也看了奇骏、CRV等,与雅阁比起来,就两字,无感;对这种烂大街的伪自驾游、中年大叔必备车型,实在是没什么兴趣,所谓高坐姿怎么看都是傻大个的感觉。直到,宝马X1上市,至少是个BBA车标,空间大,外观内饰也顺眼,主打年轻,三缸动力好开够用;不过以宝马的尿性,半年不出就7折卖马,真心不想做炮灰;还有,这货也就是个入门豪华车,了解的车越多就越觉X1是个大玩具,新鲜个三五年,等人到中年再开就有点矫情。小目标再次搁置。 第四个小目标雅阁混动(2016年9月上市),混动新贵家用轿车。年初新雅阁上市后,广本就预告了雅阁混动,不出意外在广州市还能上节能牌+1万元购车补贴,如果价格不比汽油版高太多,就是妥妥的最优解。期间也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混动动力和电动车,专门去看了雷凌、凯美瑞混动,对本田混动、丰田混动的优劣原理都聊熟于心(搞互联网的,就是对这些黑科技感兴趣,本田大法确实牛,增程式特斯拉,加持本田粉)。等到9月中媒体放出试驾文章,反馈都不错,焦点全部集中到定价上。 9月28日晚,三款23.98万-27.98万。 广本君这也是诚意满满,妾这么有情,郎怎么着也该下手了—— 车一到店,立马杀向4S店看实车,外观不错,内饰高大上,尾箱够用,4S小哥在展厅用电动模式前后挪了几下,恩,就是这个感觉,大爱!(之前试驾过特斯拉,电动车着车启动那一段,那种让人窒息的安静真是又紧张又兴奋)。那就订呗,交钱容易,没想到一个看车以来从没遇到的问题浮出水面:买哪个版本? 这事还真是纠结了,之前看车果断pass的感觉一下子没有了;广本你这定价,也太那个什么啊,逼死处女座,一档一档就差2万(你差个三五八万的我也不纠结),每一档又都有合理进阶(人家多那2万块也没白要,都是有用的功能)。隔行如隔山,搞互联网的都把用户当傻子,用户0决策成本怎么爽怎么来;没想到广本这样的,真把我等用户当理性能按需索取,你是给用户出难题啊! 本着老司机的态度(其实也新手啦啦啦),最低配性价比这么高,果断出手啦—— 手动座椅?上车前摇一摇就好了,又不是每天要好几次的摇; 没有座椅通风?顶配汽油版雅阁都没有的配置,咱要那干啥; 低配只能选择黑色内饰?妈蛋!又咋地,内黑外黑看起来好酷,好打理(其实有点哭笑不得); Honda Sensing黑科技,厉害是厉害,对我等老司机,并没有什么卵用; 右后视镜盲区摄像头,这个功能试驾时用过,没我甩头看镜子利索,摄像头影像不清晰,不习惯; 自动防眩目,自动雨刷,四门一键自动升降,自动大灯,后视镜倒车自动辅助,我就是心灵手巧喜欢自己动手怎么滴; 后排USB充电口,空气净化器,遮阳帘?查了某淘,500块钱以内全部搞定; 4S店报告,加装原厂10寸导航屏5000大洋(高配是7寸屏),加装后方4雷达300大洋; 混动最低配23.XX万(我不会告诉你4S店还给了一些优惠),广州补贴1万,裸车22.XX万;相同配置的汽油版2.4舒适版(就当混动系统是送的嘛)成交价19.2万元,加上拍牌1.8万,裸车21.00万。价差1万出头,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单,夫复你还何求? 果断,刷卡,交订,签合同,肥家! 本以为静静期待我的新车就好了,图样图森破,一股处女座的气息阵阵袭来—— 座椅是能手动摇,但估计以后每摇一次,心里就得咯噔一次,好low; 座椅通风,想想每次暴晒后落座后那个生煎屁股(广州你懂的),还是很美好得嘛; 外黑是早定下的,符合黑科技酷酷的感觉;内棕会不会更好一些,更居家一些,小朋友也会喜欢多一点; 中控后期是能改,但那套汽配城的傻大屏+副厂雷达蜂鸣器,总是让人有浓浓的山寨感;这还不算再整出什么异响,就欲哭无泪了; 好功能就是好用到无形,不打扰,自动功能用多了估计就回不去手动了; Honda Sensing,最大纠结,这货要是个舒适配置也罢,关键它是一套主动安全配置; ACC主动巡航,车道保持+偏离拟制,碰撞缓解,最近几款B级车和豪华车都在配置,未来几年大有成为标配的气势(在我看来,这些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配置/车架气囊等,都是必须的);我也不想让它们发挥作用,但一旦起作用,它就有能力把帮你把麻烦降低一个等级,和买保险一个道理; 这台车准备长开的,不是三五年过度后再换,以后要是不爽最低配,就要委屈好多好多年; 能力范围内尽可能上高配,买车贴里最流行的一句话;23万都花了外观给别人看,再来4万给自己受用; 这时,4S店打电话又补了一刀: 大哥您的资质可以做5年贷款,总利息多出7000来块,但月供要少1/3;您买最低配和最高配,首付就差8000来块。额,说点啥呢? 介个,那么就,还是,上顶配吧。遂改订单,此文出。